打印本页

陶器·原始瓷·瓷器

来源:《余杭文化报》        发布时间:2001/4/18 16:41:06        点击率:2293

余杭市博物馆藏陶瓷器精赏

陶瓷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亦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杰出代表。通过考古发现,我国从史前文化的陶器到商代中期出现的原始瓷,直到东汉晚期出现了成熟的瓷器,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岁月。自此之后,瓷器这一我国特有的发明创造不断发展,在古代各种工业品中有它独特的地位,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余杭市博物馆中收藏着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和秦汉以后的陶瓷器二千余件,其中有不少器物为国内所罕见,是研究我国陶瓷器发展难得的实物资料,使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叹为观止。

陶器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而出现的,是人类最早通过物理、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劳动。制陶的发明与人类知道用火有密切的关系,被火焙烧的土地或者粘土因落入火堆而变得坚硬定型,可能促使原始先民有意识地将粘土湿润揉合,塑成他们所需要的形状,晾干经火烧结成坚固的陶器。陶器的类别有红陶、白陶、黄陶、灰陶、黑陶等多种,特别是以红、白、黑诸色描绘图案的彩陶更富有艺术性。

余杭市博物馆收藏的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刻符罐(图一),系泥质灰胎黑陶。据考古发现,良渚文化陶器以泥质黑陶数量居多,并

有一些砂质红陶与泥质灰陶。以轮制为多,兼有手制与模制。器表多磨光并饰有弦纹、篮纹、绳纹、划纹、波浪纹、锥刺纹、附加堆纹与镂孔等。此件刻符罐呈低口,平唇,口沿微侈,矮颈,广肩,鼓腹,往下微收,圜底,圈足外撇。烧制成后在其肩部及上腹部刻有亦图亦文的八个符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学勤先生曾对这些符号进行了释读,并称其为“前所未见的珍品”。一九九五年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文物。

  

        (图一)             (图二)            (图三)

原始瓷是商代中期在制陶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创制出来的,属于瓷器生产的早期和低级阶段,亦是陶器向瓷器的过渡时期。原始瓷的强度、耐火度、吸水率以及施釉特征等方面,较之陶器迥然不同。但与东汉以后的成熟瓷器相比,烧成温度偏低,胎体没有完全烧结,吸水率和显气孔率都比较高,釉层薄而且容易剥落,制作工艺比较原始。

从考古发现看,商代的原始瓷在全国亦极为罕见。余杭市博物馆收藏的商代圜底罐(图二),系用高岭土经高温烧制而成,胎壁厚薄匀称,质地坚硬,外壁有一层薄薄的青灰色冒汗油,故应为原始瓷。此器胎质灰褐,口外敞,敞口内壁刻有五道弦纹。束颈、溜肩、鼓腹,下腹斜收,圜底内凹。器身除颈部外通体拍印网格纹,据其形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商代遗物。一九九五年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文物。

瓷器的出现是同原料的拣选、窑炉结构的改进、烧成技术的提高、釉料的配方以及施釉技术的掌握等条件密切相关。东汉晚期首先在浙江的上虞地区烧制成功了成熟的瓷器,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瓷器用瓷石或高岭土做坯,在1200°C左右的高温中烧成,坯体烧结坚硬,坚固耐用,胎釉紧密结合,不会剥落,釉层表面光滑,不吸水,沾染污垢易洗,坯土可塑性强,便于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汉代瓷窑生产青瓷与黑瓷,而以青瓷为主,黑瓷很少,黑瓷由部分青瓷窑兼烧,瓷器的质量以越窑为最好。

余杭市博物馆收藏的东汉扁壶(图三),系青釉瓷,呈扁圆形状,直颈,平口,梯形圈足,肩部有一对衔耳环。造型端庄、秀丽,圈足把底托起来,增强了造型的稳定及轻巧感。从装饰上看,腹际双侧壁刻划双线同心圆弦纹五圈,自中心向外扩展至腹体周边,弦纹间饰水波纹,以增强动感。该器通体施半透明青黄色釉,釉泽晶莹,造型别致,是东汉青瓷中的罕见之品,入选91′中国文物精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