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

探源篆隶 入神化境

来源:《江南水乡文化》        发布时间:2006/9/22 16:28:50        点击率:2404

  何绍基《行书五言联》赏析

  说到何绍基,对他其他方面的成就人们好象都已淡忘,而对他的书法却是人人皆知的,他是当今书坛继王铎、黄道周之后又一位受欢迎的古代书法家。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一作猨叟(印林跋语谓其执笔用悬肘若开强弓劲弩,取李广猿臂弯弓之义)。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晚清碑学后起的杰出书家之一。经学、说文、诗文、书画无不精妙,才学甚富,名享四海。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至翰林编修。他的一生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处在清王朝由盛转衰,中华大地遭受凄风苦雨侵袭的时期。他曾兢兢业业,严于律己,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可时政腐败,泾渭不辨,使他屡遭贬谪。他自知一叶绿色已难改满园秋景,于是绝意仕进,一心致力于学术与书艺。

  其书法初学颜真卿,得其精髓,复精研北碑、篆、隶,以“回腕”法化为自家面目,有金石趣。曾国藩曾在《曾文正家书》中对何绍基评说道:“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仪礼》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五事”中,何绍基还是以书法驰名于当时并影响後世,这是历史与时代之必然,为中国书坛造就了一位苦心孤诣的巨匠。

  《清稗类钞》对何绍基的书法作了全面的评价:“子贞太史工书,早年仿北魏,得《玄女碑》宝之,故以名其室。通籍后始学鲁公(颜真卿),悬腕作藏锋书,日刻五百字,大如碗,横及篆隶。晚更好摹率更(欧阳询)。故其书沉雄而峭拔,行体尤于恣肆中见逸气,往往一行之中,忽而似壮年斗力,筋骨涌现,忽而又如衔环勒马,意态超然,非精究四体,熟谙八法无以聆其妙也”。他一生勤学苦练,到了晚年也未尝一日稍懈,于《张黑女碑》学之尤勤,反复临摹不下百遍。他在《张黑女碑》后的跋语中写道:“余既性嗜北碑,故摹仿甚勤,而购藏亦富,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淳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每一临写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浃衣濡矣。”这充分地说明了他对黑女碑之宝爱和所下的深厚功力。

     

    回腕法,是形成何氏书风的一大特点,也是他正视自己、超越现实的充分体现。正如他在跋语中所述,他在临写黑女碑时,因通身用力和高度集中,还未临到一半,已是汗流浃背。因此他自忖,古人写字不可能这样费劲,必定是凭着天生的腕力而自然运笔。在苏东坡“把笔无定法”的启发下,通过不断摸索,终于形成了自己的回腕法。也有人认为,如当代书家费新我那样,因右手有疾而改用左手书写,何绍基是因指关节有病,不得已而回腕。但不论何故,用回腕这一特殊的方法写出个性独具的字来,是何绍基的一大成功。

  何绍基《行书五言联》“莺留花下语,鹤引水边行”虽是行书,却有着浓郁的篆隶笔意。历来评论何绍基的书法总少不了“探源篆隶”一词,可见他在篆隶方面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此件作品,从用笔上看似有些媚弱,其实方圆兼施,刚劲内蕴,且张驰聚敛、提顿疾徐分明,体现了何氏驾驭笔墨的娴熟技巧。从整体上看,字间距的变化不明显,但字形粗细变化较大,可谓“密不插针,疏可跑马”。整幅作品气韵通畅,动静相生,给人以“莺过歌声留,鹤去水尚流”般的回归自然的美好感受。

  何绍基一生留下的书法作品以对联形式居多,内容极少重复,大都即兴口占,无不新隽工切,妙语天下,足见他胸藏万卷,挥写自如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