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

一件特别的良渚文化玉柱形器

来源:《中国文物报》        发布时间:2007/3/2 16:27:06        点击率:4749

  良渚文化大家都很熟悉,其玉器温润细腻、精致绝伦,堪称中国史前玉文化的高峰,被认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见证。良渚先民的制玉方法有两种,即线锯法与砣切法。关于线锯法,在林华东先生著的《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八章“辉煌灿烂的玉文化”的第二节中介绍,其中,线锯法也称“马氂截玉法”,即采用马尾或马鬃编结成绳索状,再加上解玉砂充作“锯条”,经不断往复拉动锯条,并逐渐添砂加水。这种制玉方法通常特征明显,一般会有弧形的线锯痕迹,这也是其主要特征。

  余杭博物馆馆藏的一件良渚文化玉柱形器,馆藏编号为2801-2-254,通高2.9厘米,直径5~5.2厘米,孔径2.5~2.8厘米,为不规则圆柱形。器呈鸡骨白,通体磨制精细,有光泽。中有一不规则圆孔,孔壁经打磨,但仍有数道弧形切割痕迹,形如良渚文化玉璧上的线切割痕迹。

  我们知道,良渚玉器无论器形如何,只要带孔,不管是管钻还是实心钻,一般为两面对钻与单面钻两种钻孔方式。这两种钻孔方法通常特征明显。两面对钻孔,一般会有细旋纹,中间有错痕。单面钻孔,细旋纹按一个方向直旋到底,无错痕,孔壁一般斜直。

  而这件良渚文化玉柱形器的中孔并无上述特征,却有着类如线锯法的明显特征(如上描述)。因此笔者认为这件玉柱形器的钻孔方法不是简单的单面钻或双面钻。除这一点外,还有这个圆孔不像其它器物上的圆孔那么规整。用手触摸,孔的边缘有棱角。

  根据此孔的诸多特征,笔者认为其制作的大致步骤应是:先在玉器上钻一小洞,然后采用类似线切割的方法钻出圆孔,最后打磨光滑。此种钻孔方法在良渚文化玉器上极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