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

记忆江南

来源:《江南水乡文化》        发布时间:2006/9/22 8:33:18        点击率:2647

城市记忆,是现代博物馆建设的一个重要定位。
     璀璨的良渚文物和精美的越瓷、丝绸,有什么样的传承关系?精致、清雅的江南文化,渐远而行的背影中,环境与生活形态的不可恢复,带给人们强烈的危机感。
     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重构中,留存一方水土的历史、联结一脉相承的乡情、寄托今人后世的梦想,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就在这样的目标下,进行了国内以地域文化命名并建设的首例尝试。
     地域文化差异性要为人认识和判别,最终总是通过形态构成的描述,才得以凸现。形态表达能力的准确性和艺术性,是对设计师阅历、眼光、艺术表现能力的综合考验。
     作为形式总体设计师,就从亲身的体会,谈谈本案的展示设计思路。
     可操作性——盘活空间是根本
     艺术中,音乐以直指人心的魅力,成为一种通用的语言。
     博物馆展陈,就好象空间流动中的一首歌。如果说,陈列文本是歌词,形式设计就是作曲和配器,制作则如最终的演出。一首歌能广为流传,词、曲、编排、伴奏、演唱,固然都很重要,但旋律不美、节奏不清的话,失去了可听性也就不能称其为歌曲了。
     陈列设计时,程序倒置下展览空间的不合理,历来为业内所深恶痛绝。这要求形式设计师,在把文字逻辑转换成故事逻辑和形态逻辑时,关键需要盘活空间。形式设计师要处理的空间问题,包括内容空间分布的编排、物理空间容积的重构,以及信息空间节奏的控制这三个方面。
     根据江南水乡的地域文化特征,设计师将空间设计的风格、目标,定位在连贯、通透、优雅。
     本馆中,七个展示空间,离散而破碎,原本并不适合用来做文脉连续的江南水乡文化展。通过两个长廊的特殊设计,辅助以文化柱的垂直连接,设计师最终解决了空间难题,保证了展览的气韵贯通。
     兴趣点——形式多样与手法多元
     主题性极强的博物馆展陈设计,因其历史文化内容的专业性,又必须面向社会大众,设计师如果只考虑纯粹的艺术,显然难以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作为设计的理想,实在是说易行难。
     专业理解的基础上,要保证观众必要的兴奋点,展览形式的多元化和手法的多样性,显然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
     图版的组合应用、浮雕至圆雕的变化、图表的设计、高分子写真雕塑等,大规模采用原生态场景和影音多媒体的设计,以及配合国内以地域文化命名的第一家博物馆的特殊意义,还设计了一套国内首创的无线多媒体移动导览系统。丰富的形式,有益于消除同质感下的审美疲劳。
     曲直伸缩的展线节奏,空间围合上的开闭,观展距离的远近,视平线上的变化,借鉴江南园林对景、借景、移步换景等手法,以及京剧艺术的抽象表现,尽可能多而且适当地应用上各种展示手法,努力使展览大气而又不单调。
     强调互动,也是增进兴趣点的有效方式。设计中,除了考虑了大量观众可以操控的直接互动外,也尽可能广泛地贯彻思维互动的设计理念。
     体验认知——情真自可感人
     在有限的空间中,复原江南各地完整的形态真实,显然绝无可能。而且,即使选出符合体量且有代表性的江南实景,将他们原样搬入展厅,也并不见得就好看。一方面,割裂与周边环境的配合,江南名景最本质的和谐就得不到体现;另一方面,完全的真实,实际上也失去了“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提炼。
     我生在江南,长在江南,不仅怀着认知,也怀着感情进行着这项工作。我和身边的很多人共同探讨,也走访了一些水乡名镇后发现,江南的美,实在是深入人心,却又每个人都有见解。诗画江南的共识,皆源于日积月累的柔情。
     不求整体的形似,但以江南水乡文化元素为构件,以情串之,求诸气韵贯通,搭建一个似真亦幻的江南,或者才可勾留住江南的整体记忆?从精神支柱和生活情趣出发,去复原这样一个梦里江南,对设计师而言,具有情感共鸣的真实本源。
     艺术设计时,通常我愿意相信:只有感动了自己,才可真正地感动别人。
     就从两个过廊的处理说起吧。
     二层的长廊,既是水乡文化的序厅,也是“吴越春秋”和“江南市镇”两个割裂空间的概念连接。序厅通常简捷为宜,不涉及太多意象。本设计中,对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一边是江南风光水墨画和美人靠,一边用马头墙、花格门窗等具象元素进行抽象组合,既以虚映实包夹对景,也适度控制了旋转楼梯顶部室外杂散光对观众思绪的干扰,形成一种类似时空隧道的感觉,以求情游神驰之效。
     三层长廊,以“十里红妆”为亮点,概括了从出生后“抓周”到丧葬的人生历程。既承接江南百业兴盛“仓廪实而知礼义”的必然,也从社会习俗开始将展览过渡到水乡风情做准备。而“十里红妆”场景两端镜子的应用,可起到有效的空间拓展作用。中厅一侧的竹帘,又起到和二层类似的效果。再把死角处理成园林式的休息区,也充分再造了空间。
     江南的审美识别,除了文化元素外,色系和灯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中性兰灰色搭配冷暖多层灯光,也是增强审美认同的一个重要考虑。
     一些容易引起共鸣的场景,更是带动观众情绪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师内心深处,实期望将整个江南水乡的展览,构建成整一个原生态场景。
     从局部看,街角的儿童游戏场景,踢毽子、套圈、跳房子之外,几个小孩坐着租“小人书”——连环画——的场面,有过这些经历的老少男女,在这不禁思绪万千,倍感亲切。
     既然追求的是记忆中的真实,那营造氛围自然是极其关键的设计内容。而且,除了场景本身的氛围设计外,还要考虑不同主题转折时的氛围衔接。可要在室内小空间,表现出室外大空间的效果,事实上并不容易。
     本案中,在坚持文化元素的学术严谨性的同时,首先注重了意象的精练组合,这一点前已述及,不再补充。其次,通过高低错落的造型、明暗相间的层次、概念接续及反衬、死角空间的利用、再造景深、意念化的桥和楼梯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拓展观众的思想空间,营造出身临其境般的氛围真实。
     比如,江南市镇厅,骑楼到繁华街市的转角,设计成常见的小巷,既处理了死角难题,还延伸了空间和意韵。繁华市街处,各式典型店铺高低错落而又富含节奏,转角收口设计了意念化的桥,高度有限下,还巧妙做了二楼仍能避免压抑感,茶馆楼梯的转角正是利用人的错觉进行处理,避免了单调逼仄。
     柴火闪动,幽暗的餐桌上一盆逼真的“红烧肉”,这样的“暗房亮灶”场景,有过江南农村经历的朋友自是深有感触,“家和菜饭香”的传统理念,冲淡了清贫的愁苦,于今仍留下温馨的回忆。
     古而不破,旧不能脏,则是追求氛围真实时避免过实反害的必要修饰。
     逼真的效果,可以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好的抽象设计,也有一种直觉的临场感和思维的共鸣。
     大量高分子超写真人像的应用,现在看来效果不错。而箍桶、补碗等内容,对比写真的打铁、理发等,又用抽象手法组合出具象的江南手工业。
     要强调的,还有博物馆使用高科技的必然趋势。从光机电动态图表及模型,感应式声、光、电辅助手段,交互式视播系统到多媒体电脑查询及互动等,都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范畴。
     总结成功的经验,高科技应用的成败,关键要周全考虑必要性、适当性、综合性,并加强功能性装饰的设计。
     配合一些场景,补充打铁、赶牛、织布、叫卖,以及评弹、搓麻将等生产、生活的背景音效,设计成人体感应触发的辅助系统,确实有助于临场感的增强。
     在水乡风情部分,江南戏台口,设计经过多次调整,最后选用了触摸屏电脑和投影的组合使用。这个大投影屏幕,成了观众及专家、领导都特别关注的亮点。很多朋友,即使是一些从未用过电脑的中老年人,也踊跃地操作起触摸屏电脑。
     集音罩的应用,则是大量视频、多媒体下的一个配套措施。看似简单,实际上应用了声学、生理学,和电子科技等多种技术,也需要考验制作单位的加工成套能力。通过它,可以较好地控制声音的扩散及串扰。解决了博物馆展示中的声污染问题。
     另外,特别要重视对现代气息浓重的IT设备的包装和隐藏。
     一个理想的定位是:无处不在的高科技,又象空气一样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另一个方面,高科技所带来的,还不应只求手眼互动,设计师追求的,是和观众之间思维的互动。
     结    语
     开馆以来,观者云集,还经常有这样的感人故事:一些老者,反复多次地来江南水乡馆参观,有时还带着家人朋友,并很动情地为同行者讲解江南水乡的故事。
     江南水乡题材的发掘,既是一项文化抢救工作,也是一个文化信息群的整理工作。
     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的不同,是地域文化差异性的自然本原。营造一个真实、灵动、观众爱看的江南水乡展,取决于文化共鸣中的情感认同。显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催动江南水乡文化的探讨。这种江南记忆的社会化,必然有助于地域文化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