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文物普查发现著名画家姚虞琴故居
来源:博物馆 发布时间:2008/10/23 16:32:51 点击率:1065
近日,余杭区文物普查队在运河镇,发现了与齐白石并称“北齐南姚”的我国著名画家姚虞琴的故居。
据《浙江通志》载:姚虞琴(1867—1961),名瀛,字虞琴,号景瀛,仁和亭趾(今属余杭)人。自幼潜心习诗作画,精鉴藏,尤以写兰,蜚声江南。早年习科举未第,曾在湖北水泥厂、造币厂工作25年。1916年到上海公茂盐栈当协理,与画家陈夔龙、程十发、陈祖香、吴昌硕等交往甚密,常聚会“海上题襟馆”,或挥毫论艺,或诗歌酬唱。多次与吴昌硕同游超山,在宋梅亭留有题咏。1921年为扶持家乡蚕农,出资建造庆成茧行。每逢家乡荒年歉收,辄出资赈灾,施米、施药、施衣。有求画卖钱度日者,不避严寒酷暑,有求必应。1937年,浙江图书馆举办全省文献展览会,以清帝诏令焚禁之《明念赏先生手抄稿》、《明山阴刘宗周订定稿》、《查初白诗二册》、《石门吕晚村留良诗稿》等家藏珍品参展。《吕留良诗稿》属海内孤本。同年,日寇侵沪,虞琴蓄须深居,卖画度日。画兰不带土,寓祖国沦陷之意。有人欲请他出主杭县维持会,遭严词谢绝:“我是中国人,怎能为日本人效劳!”
新中国成立后,虞琴欣喜万分,将自己珍藏稀世墨宝王夫之《双鹤瑞舞赋》,交由陈叔通先生转献毛泽东主席。毛主席批示,珍藏国家博物馆。而后,作《十年颂》等多首诗词,歌颂社会主义祖国。1957年,杭县文化馆举办画展,以生平力作和所藏名画一箱,无偿献赠。历任上海画院画师、美协上海分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1961年3月,终老上海寓所,归葬超山海云洞西侧。著有《珍帚斋诗画稿》、《海上题襟馆》、《杨柳楼台》等。
姚虞琴故居位于运河镇亭趾社区日晖路24、26号(原亭趾南街),建于清末民初。现存二开间,坐东朝西,二层单檐砖木结构,前檐柱上饰有人物、动物纹牛腿。
姚虞琴故居的发现对于研究著名画家姚虞琴先生的生平、事迹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