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

临平灯笼山遗址发现良渚玉器

来源:城乡导报        发布时间:2008/10/14 15:29:53        点击率:1222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杭博物馆10月13日宣布,临平灯笼山遗址出土良渚文化中期的玉璜、玉镯、玉玦等器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丁品说,这一发现为研究良渚文化时期临平山北部地区的聚落分布、文化面貌、墓地等级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此次考古发掘工作是配合余杭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而进行的,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杭博物馆联合对余杭经济开发区进行考古勘探、调查。今年9月10日,考古调查队进场后,在余杭经济开发区小林村一带发现了灯笼山遗址,目前初步发掘4座墓葬,清理面积约1000平方米,构成相对独立的良渚文化聚落。昨天,考古队员在清理3号墓时发现了玉璜等器物。记者在考古发掘现场看到,玉璜置于墓主人颈部,玉镯戴在左手,陶纺轮放置在小腿部,陶鼎、陶盘、陶罐安置在脚侧。下午5时20分许,考古队员在清理3号墓南端的陶盆时,发现陶盆下“藏着”一件晶莹剔透、泛着温润光泽的玉玦。
  丁品说,从3号墓出土的器物分析,这是一个良渚文化中期中等级别、规模的墓地,距今约4500多年。从随葬的陶纺轮判断,倾向于墓主人为女性。更有意思的是,玉璜中间带有管钻留下的制作痕迹,还有一条切割留下的清晰痕迹,这为研究良渚玉器制作工艺增加了新的实物材料。
  丁品认为,临平山北部、西部地区曾先后发现一系列良渚文化遗址,是与良渚文化中心遗址群同时期的重要聚落。灯笼山遗址的发现,为研究良渚时期临平山北部的聚落分布、文化面貌、规格等级等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1993年4月,星桥横山发现两座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玉琮、玉璧、玉钺等器物;2004年,星桥三亩里遗址发现一处人工营建土台之上的良渚文化中晚期村落遗址;同年,星桥后头山遗址发现21座墓葬,出土罕见的玉龙首纹器等良渚文化中晚期器物;2004年7月—2005年8月,余杭经济开发区万陈村女儿墩遗址经抢救性发掘,发现良渚时期墓葬56座,出土葫芦形器、三叉形器、玉璜、玉镯等1142件(组)器物,其数量之繁多、造型之奇特、工艺之精美,是良渚、瓶窑之外良渚文化时期墓葬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据悉,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杭博物馆已初步勘探调查,发现临平山北茅山南部遗存重要的良渚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