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

余杭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普查获得重要新发现

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4/11/23 15:45:45        点击率:2560
   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以来,余杭博物馆各项工作稳步进行。近日,在余杭博物馆工作人员初步整理和认定的前提下,浙江省文物鉴定审核办公室的专家对余杭博物馆馆藏拓片、拓本、古籍等文物进行了进一步鉴定。经过鉴定,共认定了近60件较为珍贵的古籍印拓,而两件碑拓因制作精美,又在流转过程中涉及名家鉴藏和题句显得尤为珍贵。
    清拓《南宋韩彦直书韩世忠翠微亭提名》是其中之一,此碑拓说的是北宋绍兴十二年抗金名将韩世忠在灵隐寺附近游览时看见一旧亭子的基础,便在上面兴建了一个新的亭子用来给路人休息,韩世忠的儿子韩彦直便把这件事情记录了下来。拓片之上钤清代金石画家徐问渠、达受等鉴藏印,并有清代仁和(杭州)进士沈鑅题句,殊为难得。
    而给工作人员带来另一份惊喜是明拓剪裱本《汉鲁相乙瑛碑》,《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刻,碑上记载鲁相乙瑛请在孔庙设置“百石卒史”,执掌祭祀的公赎。《乙瑛碑》是汉隶中有数的逸品,字势开展,古朴浑厚,俯仰有致,向背分明。特别是后半段,采取笔杆倒向左侧的逆向行笔,使每一点画入木三分,扣的很紧,尤为高妙。《乙瑛碑》的结字看似规正,实则巧丽,字势向左右拓展。书风谨严素朴,为学汉隶的范本之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纷纷制拓学习欣赏。《乙瑛碑》虽多,而明代拓本由于时间久远,保存下来就特别少。而从此拓本具鉴藏款信息来看此拓曾为清代著名书法家黄易所藏,更显珍贵。黄易字大易,清代浙江钱塘人。精于博古,喜集金石文字,广搜碑刻,绘有《访碑图》,并著《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因为他与丁敬都研究金石学,兼擅篆刻,当时并称"丁黄"。
    对于此批认定的古籍、拓片等文物,余杭博物馆工作人员将视情况对其做必要的修复后对其进行妥善保管和研究,并期望在适当的时间将其展出,共市民们一睹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