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

区文广新局领导调研余杭博物馆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4/9/28 17:13:07        点击率:2349
       9月22日下午,区文广新局局长冯玉宝、副局长王金莲、文保科科长贾晋研等一行赴余杭博物馆指导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指导组一行首先到博物馆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现场,向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拍照、登录等工作的进展状况,同时饶有兴趣地观摩了部分文物藏品。随后博物馆馆长陆文宝详细汇报了博物馆一普工作的阶段性工作成果和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听取汇报后,局领导对博物馆一普工作的工作进度及质量表示满意,并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工作安排有个提前量,尽量将普查工作做在前面;二是保质保量、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普查工作。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建国60余年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由国务院统一领导,集中技术和人才力量,对我国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并建立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和数据库,从而实现全国文物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动态管理。 可移动文物普查对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认定和登记,掌握可移动文物现状等基本信息,为科学制定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对国有机构代表国家保存的文物进行的一次全面梳理和统计,即公众所理解的“国宝大调查”。余杭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从2013年2月开始,到2016年12月结束,共4年时间。余杭博物馆作为余杭区唯一一家综合性博物馆,馆藏丰富,文物上报数据占全区的80%以上。截至2014年9月,普查组完成了10524件馆藏藏品的整理和信息采集,主要包括钱币、印章等缺少资料或信息不全的文物;完成了8802件馆藏藏品的拍摄,主要涉及钱币、书画、陶瓷器、金属器、碑拓等文物类别,照片数量共计19000张;藏品资料的输入工作也在稳步进行,到目前为止,共计录入文物信息30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