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抢救性清理21座汉代墓葬
来源: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2/8/27 16:34:41 点击率:1140
新明半岛三期H1区块位于中泰街道百亩地村北部的一座山丘上,2012年6月,杭州市桃源山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该地块施工时发现古墓葬,但未履行及时向文物部门报告的义务,致使大量古墓葬遭到毁灭性破坏,后经群众举报,我区文物执法大队对其进行查处,并责令其停止施工。经区文广新局协调,受杭州市桃源山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7月3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驻现场对发现古墓葬的山丘局部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至8月17日野外工作结束,共清理墓葬21座,出土文物260件。
本次发掘的21座古墓均为汉代墓葬,其中砖室墓5座,土坑墓16座,均分布于山丘南面,排列密集,墓葬之间有打破关系。砖室墓破坏较为严重,均被盗扰,随葬品被洗劫一空。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墓壁顺长错缝平砌,墓砖侧面均模印几何纹,纹饰一端朝向墓室;其中保存稍好的M9墓前发现有砖砌的排水道通往山下。
土坑墓是这次发掘的重要收获,墓葬大多保存完好,排列密集,以东西向为主,个别为南北向,墓葬深浅不一,平面均呈长方形,口、底同大者较多,口大底小者也有一部分,墓室底部前后多开设两道横向的枕木槽,当为支撑棺木之用;其中M18墓底还发现髹黑漆的木棺痕迹。随葬品一般放置于墓室一侧,以陶器为主,还有个别铁器及铜币。陶器组合一般为罐、壶、灶、井、钵、薰炉等,个别规模较大的墓还出有鼎、罍、瓿、釉陶麟趾金、釉陶璧、陶纺轮等。其中釉陶麟趾金数量最多,共出土123件,发现于M3、M18、M19三座墓葬中,制作精致,形式多样。罐、壶是最常见的随葬品,大多数墓葬均有发现。薰炉共发现4件,分别出土于4座墓中,整体呈上下扣合的盆形,上面有数排圆形和三角形镂孔,正中间凸起一较大的圆形气孔,造型精巧。铁器主要为剑、削;铜器有镜和钱币,钱币分 “五铢”、“半两”两种。
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初步判定土坑墓的时代为西汉,砖室墓为新莽到东汉。此次抢救性清理发现了大量文物,还发现木质葬具痕迹,这对研究汉代杭州地区的丧葬习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