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

摄影大师李元先生举办摄影专题讲座

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4/24 15:17:48        点击率:1170
4月18日下午2:30分,著名摄影大师李元先生应余杭博物馆之邀,莅临余杭举办个人摄影展,并在余杭图书馆三楼报告厅做了一场《风光摄影与中国的人文精神》讲座。1984年,美国摄影出版社《风光摄影》一书将李先生列为世界八位近代风光摄影大师之一;1999年,李元先生当选为世界华人摄影学会副会长并连任至今。李元先生将西方审美理念和中国人文精神相融合,以“即时性”和“发现性”为理念捕捉大自然的瞬间之美,在国际摄影界独树一帜。
        下午的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从余杭乃至杭州各地赶来的摄影爱好者济济一堂,共同聆听李先生对摄影的理解。一幅幅精美的照片,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展现在观众面前。李先生娓娓道来,谈自己的摄影经历,谈自己对摄影的理解,谈中国文化与摄影的关系。
        李先生首先讲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摄影的影响。在中国文化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对山水的描写,带有人的主观色彩,中国的文人也常常寄情于山水。对水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水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而水面上的一段树木,又会给水带来别样的感觉。山峦在中国文化里,也有特殊的含义,山的陡峭、雄伟、厚重,以及“看山不是山”的含义,都会影响到摄影师的感情表达。
        人间的自然风光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李先生看来,树木是生命的象征,树木的形象,各有不同、形态各异,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灵感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与大自然之间,很和谐的相处在一起。摄影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发现自然之美。摄影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不同,摄影师不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去拍照、去创作,而是大自然给了你这种风光,摄影师自己去发现、去拍摄,这也是摄影艺术的魅力之处。
        讲座的最后,是观众提问阶段。有人问到怎样处理摄影爱好与工作的关系。李先生认为摄影是工作的一种调剂,他本人五天上班教书,周末两天外出摄影,要找到工作与摄影的平衡。摄影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可以调节身心健康,可以有益于工作。对于有人认为要拍摄大场面的问题,李先生认为场面与景色不分大小,关键是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拍摄不一定要去名山大川,不一定是场面越大越好,拍摄局部,以小见大,同样也可以表达内心,同样也可以享受摄影的乐趣。
       最后,李先生特意在自己的摄影作品集《动态的大地》上签名留念,赠与余杭博物馆。我们期待着李先生再次光临余杭,也祝愿余杭的摄影爱好者从这次讲座交流中受益,推动摄影事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