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

仁和街道郭根益主动上交文物受到区文广新局表彰

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6/28 9:28:05        点击率:3079
近日,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冯玉宝、副局长王金莲、余杭博物馆馆长陆文宝等一行来到仁和街道郭根益家,对其送上慰问金,以表彰其对余杭文物保护事业的无私贡献。
    郭根益先生为仁和街道洛阳村村民。四月初,他在獐山社区的野茅山挖土时,偶然发现一块石质圆形物,中间有孔,器物表面打磨得非常光滑。郭先生怀疑其为古代文物,于是立即报告给仁和街道文体中心,文体中心主任沈顺华又马上将此事反映给余杭博物馆,博物馆立即派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踏勘,并将文物带回馆内收藏研究。经余杭博物馆和省考古所的专家鉴定,该文物为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璧,直径达15.8厘米,孔径4.2厘米,厚度1.2厘米,为良渚文化代表性玉器。值得一提的是该玉璧器型规整,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对于郭根益上交文物的事,周围有人向他发表了不同意见:“你这个东西反正是捡来的,干嘛不去卖点钱呢?”郭根益却说:“这个是文物,应该交给政府,就算给我一千万,我也是不能卖的。”
    余杭区近几年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事业,大力宣传文物保护工作。近年来,通过在各镇、街道设立“文物守望者”队伍以加强基层对文物的保护和对文物保护的宣传;通过出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五年计划,以实际行动向民众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通过对各镇、街道宣传委员,文体中心主任以及区文广新局、余杭博物馆、章太炎故居等相关人员举办文物保护工程培训班以提升全区文物保护水平;此外,还通过诸如“余杭区文物普查十大重要新发现”公众评选活动和“余杭当代十大收藏家”暨“余杭民间收藏十大精品”公众推选活动等形式向群众大力宣传文物保护的理念。郭根益的事迹为当地民众上了关于文物保护的生动一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