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

迥出尘嚣 古淡脱俗

来源:《余杭文体》《余杭文化报》        发布时间:2003/9/20 16:55:33        点击率:2754

翁同龢《行楷七言联》欣赏

翁同龢是晚清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被誉为同、光间书家第一。他是江苏常熟人,生于清道光十年(1830),卒于光绪三十年(1904),享年七十五岁。

翁同龢,字叔平,一字声甫(一作笙甫),号松禅,晚号瓶生,又署瓶庐,亦曰瓶斋居士。他的一生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而这正是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期,康乾盛世已一去而不返,整个中华大地处在凄风苦雨的侵袭之中。这样的时代背景,对翁同龢的人生理想和生活道路,无疑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翁同龢是个富历史情节的传奇人物,他于咸丰六年(1856)殿试钦点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曾是同治、光绪两朝帝师,他为德宗(光绪)帝师历二十余年。翁同龢身为朝中宰相,又是改革派之领袖。他与其侄翁曾源,同是状元,人称“叔侄状元”,为中华历代独一无二之盛例。

光绪戊戌政变,翁同龢罢职归里,卒后追谥文恭。他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西江。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年学欧(阳询)、褚(遂良),中年用力於颜真卿,更出入苏(轼)、米(芾)。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间书家第一。间作山水木石及杂画,以笔力奇肆出之,随意点染,古趣盎然。更自题咏,弥觉隽逸。然仅以自娱,未尝为人作也。

        

对于翁同龢的书法,历来评价甚高。马宗霍曾在《霋岳栖笔谈》中说:“松禅早岁由思白(董其昌)以窥襄阳(米芾),中年由南园(钱沣)以攀鲁公(颜真卿)。归田以后,纵意所适。不受羁缚,亦时采北碑之华,遂自成家。然气息淳厚,堂宇宽博,要以得鲁公者为多。偶作八分,虽未入古,亦能远俗。”这段评论对翁同龢的书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从《行楷七言联》“屋头大叶自吟雨,衣上绿阴如染苔”(现藏余杭博物馆)看,虽然具颜体书貌,但又吸收了刘墉、钱沣、何绍基等人习颜而出己意之法,用笔比较奇肆率意,结体比较宽博开张。有些字融汇赵(孟頫)、董(其昌)之意,写得潇洒。在晚清学颜诸家中,具有一定新意。                        

 《余杭文化报》2001年7月30日

当世谬词客  前身应画师

——读铁保《香光画禅室随笔》墨迹

铁保(1752—1824年),字治亭,号梅庵,一号铁卿,旧谱姓觉罗氏,后改栋鄂,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吏部尚书。楷书模颜真卿,草法王羲之,旁及怀素、孙过庭。北人论者,以刘墉、翁方纲与之为鼎足。亦善画梅。

“士君子贵多读异书,多观异人,然非索隐行怪为也。村农野叟身有至行便是异人,方言里语心  了悟便是异书。在吾辈自有超识耳!王右丞诗: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余谓右丞云峰石迹迥合天机,笔思

纵横参乎造物,唐以前安得有此画师也。”此乃铁保于嘉庆十四年(1809)立春后八日回金陵守岁时书王蒙的《香光画禅室随笔》以遣兴。(见附照)

   

   

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等,自称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是元初大书画家赵孟頫外孙。弃官后隐居临平(今杭州余杭临平)黄鹤山。画从赵孟頫风韵中来,又泛滥唐、宋名家,而以王维、董源、巨然为宗,故其纵逸多姿。与黄公望、倪瓒、吴镇并称“元季四大家”。

王蒙在随笔中道:一个有作为的人,要多看不同的书籍,多交不同的朋友。就是村农野叟,只要他有一技之长就不是平凡的人。那怕是民间文学,看了以后有所领悟就是好书。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有不少的超识之士。王右丞(王维)在诗中说自己:今生误成了词客,前生应该是画家。我说王维的作品画思入神,笔纵措思,参于造化,其雪峰石色,绝迹天机,达到了与自然契合无间的程度,唐代以前哪里有这样的画家。

王维,生于长安元年(701),卒于上元二年(761),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开元九年(721)中进士,曾奉使出塞,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素好信佛,取字摩诘,就是从《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而来,故人多称王摩诘。他才思横溢,多才多艺,是伟大的诗人,又精通音律,擅长书法,更是一个大画家。

   

   

或许由于王维的诗名太大,几乎掩盖了他的画名,所以他自吟诗曰:“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时人知。”王维在绘画上的突出贡献,是他把诗歌与绘画在审美趣味上相互融会、相互渗透,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妙境。被苏轼誉之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诗人又是画家,气质不凡,将诗的意境熔铸在绘画之中,在画坛独树一帜。苏轼的赞语,奠定了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后人推崇王维为文人画的祖师,可见他的绘画对后代文人画的巨大影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是继田园诗人陶渊明、山水诗人谢灵运之后,山水诗成就最高的人,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每首诗都像一幅精美的山水画,既有诗的意韵,更有画的妙境。

铁保墨迹,宗法王羲之、颜真卿、孙过庭。在用笔上方圆兼施,笔的提按幅度较大,忽粗忽细,有疏有密。如“ 见、书 ”等字,密不透风,而“词客”二字却稀疏爽朗,成鲜明的对比。文中所引王右丞诗句:“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中的“当”写成了“宿”。“宿”在这里含有“旧”或“过去”之意,“前身”的“前”亦为“过去”的意思,从对仗来说,亦应“当世”对“前身”,故“宿”应为“当”之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