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物 馆 之 行
来源:《江南水乡文化》 发布时间:2009/6/8 16:57:58 点击率:1062
是一个出行的好天气,我在暑假的某一天参观了杭州的两家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和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提到“茶”,众所周知,中国的茶文化是十分有名的。茶叶历史也非常悠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茶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健康饮料。尤其是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白毫银针、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六安瓜片、武夷岩茶、洞庭山碧螺春、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普洱茶更是享誉国际。且在不同的地区,茶饮也各具特色:西藏的酥油茶、云南的烤茶等,更加凸显了中国“茶的故乡”的本色。
进到了茶博,首先是被它的清新幽雅之环境所吸引。一条小路,两边茶叶,让人感觉天然,心旷神怡。
展厅分为茶史、茶具、茶种、书画、茶事、茶缘等部分。相传神农尝百草时,一天身中七十二毒,全因茶而解毒。中国第一位人工种植茶叶的人叫吴理真,西汉时期蜀国人。到了唐代,茶普及全国,并由文成公主带入西藏,亦由来大唐学习的韩国、日本学者僧人带回本土。有名的日本茶道也是从我国的径山茶道起源的。茶有不少的别名,像茗、荼等。也可以由此看出中国茶文化的渊源悠久。
有特点的是“茶饼”“茶砖”。是将茶叶团在一起压成团块状,上面印图案。其中馆内收藏了一块由普洱拼成的巨大茶砖,是由成熟程度不同的不同颜色的普洱茶拼制而成的“茶”字。不单做工精细,造型特别,它那独特的茶香味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最后我们品尝到了正宗的“十大名茶”,可谓茶气清爽,茶香扑鼻,茶味各异,也由此切身体会到了茶本身的魅力所在。
下午,我们去了官窑博物馆。浙江是“青瓷故乡”,而瓷(china)又与中国(China)同名,可见瓷器文化也有非常深厚的底蕴。
所谓“官窑”就是专门为皇宫烧制作品的窑炉。在北宋时期,宋徽宗下令办了第一个官窑(但具体地址还在考证中),而南宋的官窑就比较发展——博物馆的所在就是南宋当时的郊坛下遗址处。官窑的制器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一有瑕疵,哪怕只是一丝一毫,就当即砸毁。因此当遗址发掘出来当时,满地碎片。虽然这些器物本身是碎的,也是存在一些瑕疵,但作为官窑器物制品,它们也很精美,很珍贵。
官窑制品与民窑制品不同。它的主要特点是器形美、釉色美、装饰美。馆内有很多件制品,不难发现它们的器身线条都非常流畅,似一气呵成,很有韵味。至于釉,是罩在瓷器表面的一层光亮外衣,官窑瓷的釉明显比普通瓷的釉厚很多,釉色也极其润泽。此外,官窑还有一种特别的“开片”技术,是在烧制的过程中使器物表面有一道道的类似于裂开的纹路,可以体现出官窑非同一般的烧制技术。
瓷器的本身所具有中国人的传统含蓄、内敛之美。造型规整细致精美但不张扬,它并非惊艳之美,而是要在一遍遍体会中才能得出的韵味之美。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深受国际友人的喜爱。
通过一天的参观,我受益匪浅。我从中深深体会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不管是茶叶还是瓷器,它们都像是浩瀚的中华明中的一滴水——但从这一滴水中,又可以折射出一片海洋。让我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