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藏经
来源:《中国文物报》 发布时间:2011/1/13 21:27:41 点击率:840
一提起我国四大神话之一的《白蛇传》,人们一定就会想起西湖,想起断桥,想起雷峰塔。
雷峰塔始建于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系吴越国王钱俶为王妃产子而于夕照山上建寺筑塔,人称“王妃塔”。又因地处当时罗城的西关门,而谓“西关砖塔”;更因其建在雷峰之上,而称为“雷峰塔”。
按《宋史》吴越钱氏世家,钱俶生于后唐天成四年(929年),卒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其生前“崇信释氏,前后造寺数百,归朝又以爱子为僧。”

据史料记载,雷峰塔为八面五层砖木混合结构的楼阁式塔。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杭州时放火焚烧後仅存塔芯,从此“残塔映夕照”成为西湖十景中独树一帜的名胜——“雷峰夕照”。由于年久失修,雷峰塔于1924年9月25日倾圮,存世949年。西湖十景从此缺了一景。鲁迅先生曾在《再论雷峰塔倒掉》中惋惜地说道:“雷峰塔倒掉了,社会失去了这个共有的文物”。
雷峰塔虽然倒了,幸而留下了珍贵的藏经《陀罗尼经》,此经刻于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八月。全长210厘米,宽8厘米。卷首刻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造此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养乙亥八月日纪”题款,款後刻有礼佛图,再後是经文。全卷273行,每行10字,共2700余字。此经卷为劫後余生,现收藏在余杭市博馆。
该经卷用纸细腻坚韧,字体方正拙朴,墨迹清晰,印刷颇佳。她的发现足以说明五代时杭州的雕版印刷事业已极为兴旺发达,为我国雕版刻印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